close

為什麼多數人開店撐不過第一年?

為什麼別人的店不怎麼好吃卻是天天排隊?

為什麼自己開店從早忙到晚卻賺不到錢?

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

 

憨人.png

 

心上有個敢,也就是擁有一個勇敢的心

 

很多人開不好店,賺不到錢非常難過,明明自己頭腦靈活,嘗試各種方法,學習了那麼多先進的經營知識,但怎麼就是做不好?

 

引用五月天的”憨人"

 

你做不好餐飲,不是你太笨,而是你太聰明了。

 

太聰明也是缺點,尤其是對於餐飲這樣的傳統行業。

很多人估計要反對了,說現在是高科技時代,不聰明點跟上趨勢,還是老模式的死做,怎麼行?

 

弁當工場頭等餐.png

憨人專精於一個領域,堅持工匠精神

 

為什麼台灣美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,影響廣泛,然而能歷久不衰的品牌卻了了無幾。

 

我發現其中有一點就是,國內的餐飲人很多人對餐飲鑽研不深,跟風得多,獨立思考得少。總是在找哪些品項更賺錢。

弁當工場的創辦人就是一個典型的「憨人」,從宜蘭出發,幾次創業都屢次受挫,卻越挫越勇,如今把便當這個台灣平民美食做到單日最高近2000個便當,累計超過六百萬的便當,外送便當遍佈台北市,便當跌起來的高度相當於六十座101大樓。

 

便當雖然普通,但其實它代表著台灣的傳統文化,甚至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,台灣每年外食市場便當就佔了一半的營業額。所以便當是當之無愧的平民美食之王。

 

曾經有專業人事用價值評估來衡量它,幾乎可以打滿分。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品項,全台灣有多少便當店,為什麼是弁當工場和為數不多的幾個品牌成功呢?

 

多數的便當店老闆都是社會底層的勞力工作者,習慣按照原有的方式製作,多數只是開店等客戶進門,但是就有吳總這樣的憨人,為了讓台灣上班族享受美麗的午餐時刻,不斷鑽研並且系統化經營,堅持良心與品質的好味道,讓上班族可以準時享用美食,這得下多少「笨」功夫。

 

古語說:大智若愚、大巧若拙。

 

縱觀歷史,活得久和活得好的品牌都是憨人創造,300多年的同仁堂祖訓: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。修合無人見,存心有天知。正告訴我們,憨人比較容易成功。

 

弁當工場松山店.jpg

    弁當工場Line@

     ID:@benton

arrow
arrow

    Rich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